鹅鸭杀官宣回归中国,杀鸭杀鹅视频
- 37
- 2025-03-18 13:01:13
- 19
如何评价皮克斯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4》(TOY STORY 4)?
(本文稍有剧透,请谨慎观看)
大家好,今天来说说皮克斯最新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4》。
说句实在话,当刚听说第四部消息时,我个人多少有些排斥。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看过之前的三部曲——第一部,巴斯光年无法认清自己是玩具时的嚣张以及发现自己只是玩具是的低落,并随之牵引的话题——玩具的自我认同;
第二部,胡迪因博物馆之旅,思考玩具是观赏的道具还是主人重要的伙伴,并随之牵引的话题——玩具存在意义;
以及第三部,玩具与主人之间随时间导致的落寞,此时玩具处在何等立场关系——玩具与主人的立场转变。
此三部曲内容可以说非常完整,将“人”和“玩具”的关系说之殆尽,很难想象作品本身还有什么可以扩展的。
并且在此三部曲里,主角胡迪已经完成了所有心智上的成长,其余角色也有了比较好的结局。
我可大言不惭的说,第三部如果作为完结篇可以说已然足够完美,再多做续作,不免感觉狗尾续貂,抢钱之嫌。
而当看我完这一部时,我敢说,之前的顾虑全都是杞人忧天,这一部作品再一次将《玩具总动员》这个IP,提到了新的高峰。
首先是人物,玩具总动员整个系列在角色设计上都非常有韵味。
人物行为动机合理之余,又不会跳脱玩具本来的性质。包括弹簧狗会边长、土豆的眼睛可以拆卸等等。
本次作品作为震撼的便是牧羊女的回归,并且牧羊女整个人设大幅改变,从原来的花瓶变成了主导战局的真女主。同样也因为她的变化,导致胡迪内心与理念也发生了改变。
而反派盖比娃娃其设定也是非常立体,是整个第四部中最有“玩具的自我”这一韵味的角色。
现在来具体说一下每个玩具的人物设定:
叉叉——矛盾性质与真实的矛盾
由垃圾变成的玩具叉叉是本片的关键人物。但有意思的是此人物虽然出发了胡迪一系列的冒险,但其本身戏份并不多。
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点像第一部的巴斯光年。
叉叉的诞生本就非常巧合,他是由主人靠垃圾变成的玩具。
而正是这个垃圾,对于主人而言却是最为重要的伙伴,其存在的意义甚至超过了胡迪、巴斯光年等“真正的玩具”。
同样因为其本来就是垃圾组成的玩具,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垃圾,而垃圾就应该进垃圾桶,代表着锚定的意义与现实不断徘徊。
只不过这个话题在《玩具总动员一》有过很具体的阐述,再说一遍不免觉得过于划水,所以制作组并没有对其大花笔墨。
胡迪——抛弃过去接受未来
而人物变得最具冲击力的还是我们的主角胡迪。
如我之前所述,在前三部这位角色可以说已经足够深入人心。
其对主人、对自己玩具的身份、对友谊的理解,每一个都已经在观众心中无法动摇。
但在主人不断地冷漠下,胡迪已经有些看清自己的“现实”。
在这说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叉叉与胡迪常常一起出现一起消失。
但新主人邦妮只会关心叉叉消失与出现,却没有一次回忆起胡迪的存在。
换而言之胡迪知道了自己在主人心中已经没有任何的地位,其存在的结果好一些就是变成《玩具总动员3》那样的无主人社区玩具,差一点甚至可能被抛弃销毁。
同时在牧羊女的鼓励下,胡迪最终选择抛弃了他的主人,走向自由的野玩具之路。
看完以后我不免感慨,本次电影竟然对观众熟知的胡迪进行自我认同重塑,这种超越了“童话”题材的操作,不可谓是一个超大胆的改编。
盖比娃娃——渴望当个普通的玩具
作为这次的大反派,盖比娃娃表现的并不算特别“坏”,顶多就是有些自私。
因为出生时音响就有些残缺,她所渴望的玩具生活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因而她执着的认为只要至今不是残缺货,她就能获得主人的恋爱。
其实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反派的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前三部胡迪自己的价值观——玩具的使命就是陪主人成长。
可惜的是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放弃、伤害了众多玩具,终于回归完美的盖比娃娃,结果并没有被孩子所喜欢上。
一直坚信的信仰被无情破灭,玩具的“被动性”非常刺骨的表现在她的面前。
加上盖比娃娃本就不算太坏,甚至模仿书上过家家的时候,微妙的有些可爱。
这样的玩具会被我们的大圣母胡迪原谅,甚至带着她一起逃跑,也就情理之中了。
兔哥和达鸭是整个片子的笑点充当。
虽然这两位角色对于剧情发展几乎没啥作用,但使主题相对沉迷的《玩具总动员4》,增加了不少笑点,看上去不会显得过于说教。
这次《玩具总动员4》
依旧把“让玩具活起来”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想法,再一次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至于硬指标上就更不用说。
玩具总动员历经4部,每一部都相隔较大,因而大家也能很明显的看出玩具质感的改变。
塑料、陶瓷、毛绒,各种玩具混搭在一起,却不显得特别突兀,整体感觉特别舒服。
整个作品的剧情倒也不是出色到令人难以忘怀,但确实是惊喜连连。
故事本体还是与之前三部一样,关于冒险、救援、逃出的故事。
虽说因为反派表现的不是那么强势,以至于感觉不如前三部那么紧张,但整体来说还算节奏紧凑,扣人心弦。
最为令人感觉惊喜地便是整个故事的最后部分——胡迪抛弃过去的自己,选择与巴斯光年他们离开,陪伴牧羊女成为了野玩具。
这结局,不但使整个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何为成长与友谊。
最后来说一句自己的心里话,我个人不知道是基于什么原因,皮克斯选择拍摄《玩具总动员4》这个已然很完美的IP。
从观后的感觉来说,第四部多少还是有些“被迫”的意味。
原作的标题如果直译,应该翻译成《玩具的故事》(Toy Story)。
而这个第四部显然没有多去说“玩具的故事”,相反说的是主角“胡迪的故事”。
这导致这次《玩具总动员4》多少有些偏题,因而最后胡迪会做出离开家庭,变成野玩具,倒也能说的过去。
但这毕竟是“玩具的故事”。为了不偏题严重,这次竟将主题的重担推给了反派——盖比娃娃以及由垃圾变成的玩具叉叉。
因而我个人分析,玩具总动员这个IP,或者说以胡迪为主角的IP,应该是彻头彻尾的结束了。
胡迪都考虑什么是自由,而非什么是玩具了。
如果再这么走下去,这IP必然只会变成类似《神偷奶爸三部曲》一样,换着方法逼迫已经金盆洗手的主角再出江湖的作品。
当然如果再出新,我也会屁颠屁颠去看的就是了(真香)。
而故事的结局虽然处理的非常惊喜,但是多少有些雷同于《无敌破坏王2》,这部题材、主题都很接近,去年刚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胡迪与巴斯光年的分离,同样说了何为真正的友谊。
只不过《无敌破坏王2》更多注重何谓友谊,而《玩具总动员4》更多注重何谓自由。
《玩具总动员》这一系列之所以令人陶醉,或多或少也是因为整个故事有些黑童话的韵味,它无时不刻的借玩具的视角,告诉我们现实的残忍。
玩具总动员前三部常常会制造这样的桥段,也就是新事物与新世代对老玩具的冲击。
似乎制作组在一次又一次的敲打着我们,一个众人皆知但又众人皆不想面对的事实。
那就是,时间真的会改变很多东西。
看完《玩具总动员4》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系列动画电影终于长大了。
前三部玩具总动员虽然有着无数光环,但是故事的内核始终都只是儿童片。
那些作为主角出现的玩具们只是在简单的营救和逃脱的故事里努力表演,反派和正派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分成了正确和错误两种行为,故事的主旨是在教育孩子。比如第一部教育孩子们要善待玩具,要协作,不要妒忌……
这一次最新的一部终于突破了低幼儿童片的壁垒,《玩具总动员4》讲出了一个既属于孩子又属于大人的故事。
故事从一场营救开始,被落在正在下暴雨的院子里的塑料小汽车就要被雨水冲进下水道了,胡迪和其他玩具们奋力营救。这像是一个对前三部故事致敬的开头,胡迪一如既往的不会让一个伙伴消失。
这就像是我们的童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总是奋不顾身的去守护自己内心世界的稳定。不过,命运从来不会考虑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否稳定,那些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或者事,总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
在《玩具总动员3》中牧羊女宝贝就被送走了,这一次在4的开篇,介绍了宝贝被送走的过程。那是孩子已经长大,不再需要一盏安慰她晚上睡觉的台灯。
所以4是以一场奋不顾身的营救和无可奈何的分别开始,胡迪无法舍弃其他玩具们,选择不跟随宝贝离开。
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成长或者分别,总有一个会先来。
安迪长大了,他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那个拿着胡迪兴奋玩耍的男孩已经成长,他把自己所有的玩具送给了小女孩邦尼。胡迪与安迪的分别在之前的三部曲中有过语焉不详的讲述,第4部终于给了他们的友谊一个完美的结局。
小女孩邦尼并不偏爱胡迪,被关在壁橱里的胡迪收到了冷落,终于长出了他玩具生涯的第一个灰团。面对邦尼的冷落,胡迪在失落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紧迫感,他迫切的想要去帮助邦尼,就像他之前帮助安迪那样。
于是,当邦尼对去幼儿园表现出抗拒,胡迪偷偷的跟上了邦尼,并协助邦尼“胶”了个新朋友。
用垃圾制作成的手工玩具成了邦尼最亲密的朋友,但是作为一个垃圾,叉叉却无法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化,一次次的想要重新回到垃圾桶的怀抱。
网友戏谑,看这一段的时候深深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社畜的优越感,至少自己还在努力想要摆脱社畜这个身份,总比叉叉一次次想要彻底沉沦在社畜的垃圾堆里要好一点。
无法接受自己身份变化的叉叉终于在郊游的途中逃走,胡迪几乎不假思索的追了上去,于是长路漫漫,与邦尼分别的二人需要尽快和邦尼汇合。
不得不说这一部的反派真的是将恐怖片元素用到了极致。
盖比娃娃的长相已经达到了恐怖谷效应,加上一群不会说话的傀儡娃娃作为侍从,从他们亮相的一瞬间,就没人觉得他们能是好人。
但是故事却没有在这里走向俗套,虽然做事极端,但是盖比却只是一个向往成为小孩子朋友的孤独的玩具,从没有体验过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从没有留下任何美好回忆的盖比只是希望自己可以被修好。
就像是盖比发声磁带里那一句简单的话:“我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
这一部一个最大的亮点就在牧羊女宝贝的回归上。当胡迪在游乐场迷失,他遇到了已经成为自由玩具的宝贝。大家都记得宝贝是一个瓷娃娃,这种印象必然带来的感觉就是宝贝是脆弱的。
正如第一部宝贝出现的样子,那是个美好的姑娘,温柔而又脆弱,需要被保护,只是作为胡迪的CP出现在故事里,像一个美好的酱油。
这一次宝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再娇弱,而是变成了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
在这里不得不提宝贝的衣装。从前看前三部的感觉会以为宝贝的裙子也是陶瓷的,但是在第4部里宝贝几次对裙子的处理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多功能的裙子。
根据第4部关于宝贝的设定图可以看出,宝贝的裙子可以如前三部那样正常穿着,可以改成一个背包,也能正反两面作为披风披在身上,为了行动方便也可以随时舍弃。在海报上宝贝就是舍弃裙子的装扮,精干便捷。
这一设定的修改当真是紧随女性地位日渐上升的时代步伐,女性不再是留在家中精致的摆设,而是变成了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宝贝在电影中登高跳远,搏斗对抗英姿飒爽,完全已经像是个丛林女战士。
主人、配角、好友都成长了,作为主角的胡迪也逐渐的明白,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改变。
执着于救回叉叉的胡迪在经历了与宝贝的争吵后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他真正想要做的不是成为邦尼偏爱的玩具,而是想要帮助更多的玩具找到幸福。
成长的过程有时候很慢,又是却又是一瞬间就到来。胡迪从小小的心理变化,到最终发现了更大的世界可以用来探索,他终于在漫长的营救和追寻中找到了全新的人生意义。找到新目标的胡迪明白,自己已经自由了。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面对离别我们只有接受和怀念,面对成长我们可以勇于面对和承担。
《玩具总动员4》将一个很大的话题放在了一个动画电影里,终于替这个系列开辟了全新的篇章。那些看着前三部长大的孩子们已经成年,他们走进影院去看这个全新的故事之前,可能会把这一次观影当做是对童年的一次回顾。但是当这个故事在大银幕上娓娓道来,插在每五分钟一次爆笑之中的道理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影迷的心理。
看过电影,笑过了之后内心无限的唏嘘,这个伴随一代人长大的系列自己也在成长,并继续温暖感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愿每个玩具能够被温柔以待,愿每个人都能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听到内心保留的那一份童真的指引,找到自己灵魂的方向。
今天,再次被这群玩具们感动哭了 | 附《玩具总动员》系列全回顾
没想到,有着24年历史的系列动画,到第四部依旧这么精彩这么动人。
预警:第四部内容涉及大量剧透,还未观影的留意。
第一部
友谊与危机
24年前的1995年,约翰·拉赛特带着《玩具总动员》中的两个玩具——牛仔胡迪和巴斯光年开创了电脑动画的先河,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纯CG动画,也是皮克斯自家制作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约翰·拉赛特和乔布斯
故事将目光聚焦在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的——儿时玩具身上,玩具们拥有了思想和说话的本领,一旦小主人离开,他们便自成世界,过着自己的生活。
但他们也要面对新玩具到来旧玩具被遗弃的命运,曾经是玩具“老大”的胡迪要学会接受比自己更新更先进的玩具——巴斯光年的到来,两个玩具的友情成为了第一部的亮点。
同时也用大量篇幅向我们展现了玩具们对被丢弃、被遗忘的恐惧,回过头看这也是为后来的第三部第四部做铺垫。
前所未见的角色视角、和纯CG技术革新让这部《玩具总动员》全球大卖3.5亿美元,并获得了奥斯卡特殊成就奖,也让大家记住了这家动画公司的名字——皮克斯。
第二部
自我价值
4年后的1995年,系列第二部上映。这一次,故事的主要场景不再是小主人家里,而是来到外面的世界。
小主人安迪逐渐长大,要去参加夏令营,破旧的玩具牛仔胡迪被一个玩具收藏家带走要去展览,看着曾经的朋友远去,巴斯光年带领其他玩具一起踏上拯救胡迪的旅程。
在第二部中,有了更多的悬疑、冒险元素,同时也通过玩具的经历道出了自我价值这一主题。
故事的开始胡迪被抛弃,然后被玩具收藏加珍藏并展览,从恐惧到认同自己、为自己骄傲,他深切体会了自己身为玩具的价值。后来玩具们历尽千辛万苦前来救助胡迪,也让胡迪懂了朋友和家庭的重要。
决定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只能是你自己,他选择回到小主人身边,即使小主人可能不需要他了,但他想亲眼见证小主人的长大,即便不是一直陪伴也愿意。
第三部
成长与告别
当你变得不再有意义有价值时?你会怎么办?
第三部距离第二部有11个年头之久,故事的主角安迪也长大成人要去上大学了,真的不再需要玩具们贴身陪伴了,于是,牛仔胡迪和巴斯光年带着恐慌的玩具们选择逃离到幼儿园,去寻找需要他们的小主人。
从1995年到2010年,整个系列到这里已经经历了15年,观众也已经长大成人,第三部也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你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那些玩具、养过的那些小宠物吗?
人终有长大时,玩具也有总堆在角落、落满灰尘甚至被当做垃圾丢掉的那一天,从小到大我们会换很多个玩具,但是对于这些玩具来说,我们这些主人都是需要陪伴且独一无二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他们不是必须、不可替代的,但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唯一。
我们是无意中的某一天不再和他们玩儿了,但他们可是从来到家中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担心着这一天的到来的啊,满足的看着主人的一天天的长大成人却一直害怕着自己被丢弃的那一天。
当长大工作后的某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垃圾箱旁边脏脏的玩具,你还会想起曾经陪伴你的玩具们吗?
第四部
选择与分离
本以为第三部就是最好的结局,没想到几年后,皮克斯宣布立项《玩具总动员4》,内心一直很忐忑,担心这一部的质量。
直到今天看完,才发现即使过了24年,整个系列的“魂”都还在——认清自我价值、信任你的朋友。
牛仔胡迪和巴斯光年几经易主,来到了新主人邦妮这里,小主人逐渐长大要去上幼儿园,胡迪不忍看着邦妮孤独走进校园,便躲在书包里暗中帮助,直到邦妮在第一节课用垃圾废料DIY了新宝贝玩具——长相丑萌的叉叉。无奈的是叉叉一直坚信自己是垃圾想要逃离,正值邦妮全家外出游玩,这群玩具再次踏上了新的旅程。
在整部电影,胡迪始终保持着让小主人开心的第一准则,好心劝着叉叉让他认同自己的玩具身份,奋不顾身跳下车去寻找叉叉,到最后到古董店解救大家。胡迪心里明白小主人已经不再需要自己了,但也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另一边,几年前离开大家的牧羊女已经习惯了外面的世界,学会了独立成长,不需要固定的小主人,也能在嘉年华游乐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刚见到这样的牧羊女时胡迪是不解的,为什么你会不需要主人,那你的价值在哪里?作为玩具我们跟着主人难道不是注定的命运吗?
就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邓布利多对哈利所说的那句话一样:
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
从多次拯救叉叉的过程中胡迪看清了自己的价值,其实对小主人而言,他已经没有必要去陪伴了,此时他需要面对内心问一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提前预警:在最后他的选择是很酸的。
全片最动人的莫过于盖比娃娃有了新的主人这段,玩具们的内心其实都很简单,在前面她是“坏”的,有目的的靠近胡迪、绑架叉叉,其实也只是为了装上正常运转的发生器,来吸引曾经的小主人对她的注意。
这段真的有点惊悚,小朋友们要注意鸭
她会自己练习喝下午茶、练习打招呼,练习可以和主人产生互动的每一件事,只为了想要回到她的身边。她想要的和胡迪一样,都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这么简单、纯粹。最后被小女孩抱起来那一刻所说的“你也走丢了吗?我带你一起找妈妈吧”,看到这里眼泪自己掉了下来。
另外一个大泪点就是最后的分离,胡迪选择和牧羊女生活在嘉年华,和曾经的朋友们告别,镜头扫向每一个玩具,翠丝、蛋头先生、蛋头太太、弹簧狗、猪排博士、抱抱龙、三眼仔......最后和“老伙计”巴斯光年来一个拥抱,到这里再次不争气的流泪。
再见吧,我曾经的伙伴们,再见吧,童年,我们将“不再迷失”、“不被遗弃”。
玩具总动员4:真爱是让你自由,不是羁绊
胡迪对邦尼的爱,是忠诚,更是习惯;他已经习惯每天陪邦尼玩耍,每天看着她成长,对胡迪来说,离开邦尼是不可想象的,他不知道离开邦尼之后自己该去做什么。
所以当邦尼创造了“叉子”这个新玩具,胡迪既兴奋又失落;兴奋的是,有个新的玩伴,他多了一项职责,替邦尼守护这新玩伴;失落的是,邦尼只喜欢“叉子”,即使叉子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垃圾,见到垃圾桶就忍不住跳进去。
胡迪是一味付出的典型,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自己,作为玩具的使命,就是陪小主人玩乐,看着他们成长;然后自己依依不舍,却仍然会投入下一位小主人怀中。他不想成为“无家可归”派,他不想像其他玩具那样,缩到二手玩具店,孤独终老,落满灰尘——甚至被店主人的大猫撕成碎片。
与胡迪不同,牧羊女宝怡,却是一个自由侠。她也曾为小主人心碎,也曾被人转手多次,也曾混迹二手店。但是,最终她选择自由,跟她的三只羊,跟她的各种朋友,混迹在游乐场,像一个独行侠。她不需要对谁忠诚,因为她拥有整个游乐场,她有自己的快乐。
看到胡迪有专属的小主人,她一开始是有点羡慕甚至嫉妒的;但看到胡迪为了小主人,已经失去自我,她又觉得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的。她不需要为谁担心,不需要让朋友为自己牺牲,不需要担心失去主人;即使胳膊断了,她第一反应也是用胶带站上,而不是自暴自弃。
这样的玩具,才是《玩具总动员4》想着力渲染的,自由人——不管是玩具还是人,都应该生来自由。
与这两位都不同,嘉比却从没体会过被人拥有的感觉;她一直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主人,但因为声带受损,她成了一个破损的玩具,被人遗忘,与恐怖玩偶为伍。
但是,天资聪慧的嘉比,又比较有心机;她一开始利用叉子制服胡迪,想换取他的声带,可谓是不择手段;但当她费尽心机找到小主人,想跟她永修旧好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过时,自己成了被时代抛弃的无用之物。
那一刻,嘉比的第一反应是把声带还给胡迪,这让整个人物多了一抹“弧光”。这弧光,让结尾时她主动寻找走丢的小女孩,变得可信。
纵观整个故事,《玩具总动员4》一直是充满童趣的,但与此同时,却处处带着思考。这部动画,不再是专拍给小孩子们的,也是拍给大孩子——让他们去思索,去回味的。
我想,最后跟宝怡一起,胡迪站在游乐园顶峰,是否预示着下一部甚至新的三部曲系列,将围绕自由的玩具们继续讲下去?没有了小主人的玩具,又会发生多少神鬼莫测的有趣经历呢?值得期待!
经典再来,诚意满满,我又不出意外地哭得稀里哗啦。
小棕帽胡迪有了新的主人,他没有之前那样受欢迎了,失落难过自不必说,但他还是老样子,尽己所能对主人。
新主人要上学了,怕她孤单,自己也跟着去;看她有点无法融入集体,就帮她找东西,做玩具。新玩具叉叉的到来,让小棕帽又有事可做了,他整天看着小玩具,不让他逃跑,仿佛自己存在的意义又找到了……
其实看到这个画面,就很难过了……小棕帽究竟又等了多久,才得到一个拥抱呢?而且这个拥抱还只是碰巧而已……
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小棕帽碰到了自己多年前的好友——牧羊女,她好像还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但又有些不一样。她不在依赖于任何主人,她终于学会忘却……
一开始的小棕帽无法理解,非常拒绝。但是经历过这次历险,他好像放下了,选择和牧羊女一起过新的生活,他们站在房顶,看着一群老朋友渐渐远去……心里怎样的酸涩,怎样的难过,不得而知,但是也有不少的释然了吧……
丰子恺先生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只是,要经历多少人和事,踏过多少的山和水,度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啊?